星期六, 5月 05, 2007

20070505

陳坤耀撐嶺大教學全港最好9月退休 最後一場學生周會

【明報專訊】62歲的嶺南大學校長陳坤耀,今年9月便會退休,昨晚他出席最後一場學生周會,與700名學生真情對話,分享12年來領導嶺南的甜酸苦辣。陳校長說,最令他痛心和傷心的,是社會上仍有人看不起嶺大和他推動多年的博雅教育,他強調,這個年代需要通才,大學不是訓練專業的地方,回顧多年耕耘,他再不怕與其他大學比較,「毫無疑問,嶺大的本科生教學是全香港最好的」。

周會一開場,在場學生便向校長報以熱烈掌聲。有學生發言時表示很感激陳坤耀令他對人生充滿盼望,有學生又急急問陳今年10月的畢業禮會否出席,陳說﹕「如果你請我,應該會來。」數名女學生聽見,即時大聲呼叫﹕「請!一定要來呀!」「我記得!知道!」陳回答時顯得有些激動。

陳坤耀最着緊的,一直是他推動多年的博雅教育(Liberal Arts Education),「博雅」二字更是由他自己翻譯。他說,當年曾就譯名諮詢翻譯系同事,對方只給他學者如嚴復的文獻,他再找日韓文獻參考,發現亞洲語言中沒有這個概念,於是就取「做人要雅,學識要博」之意,取出博雅二字。

不忿被指讀嶺大可恥

他嘆說,學校經過多年努力,5年前有電台節目主持人問他什麼是博雅教育,但今天仍有人問他嶺大學生是否有人僱用,仍有中學校長和教師認為入讀嶺大是可恥的事。他語帶不忿地說,嶺大相比12年前有很多進步,當年只有16%教師達到國際認可研究水平,但現在已有76.3%;嶺大獲政府資助金額雖然是所有大學中排行尾二,但近年他們自行籌得款項是政府資助的1倍半,其他大學只有八成。

為嶺大未來派定心丸

陳坤耀直言,他相信嶺大學生是最快樂的學生,雖然設施比不上其他大學,但心境最好,然而信心仍不足。他鼓勵學生多參加聯校活動,便會發覺自己不錯,從而增加自信。他又為嶺大的未來大派「定心丸」,笑言已為大學鋪了「少少路線圖」,去年他與一眾高層到了深圳雅蘭酒店達成「雅蘭共識」,肯定未來10年會繼續發展博雅教育。另外,他又為2012年三三四學制後的宿舍用地準備妥當,相信嶺南會是全港唯一能「萬事俱備等住三三四的大學」。他又籌足資金供嶺大未來5、6年吸引更多外地生來讀書,擴闊本地生的視野。

退休後或撰寫回憶錄

當談到自己時,陳校長突然給學生一句贈言﹕「Case by case(對事不對人)!」他說,他是到嶺大工作後才遇到很多「對人不對事」的做法,令他花了很多不必要的精力。他希望退休後自由自在地生活一段日子,因他自14歲開始做補習教師後,便一直未停過。曾當過行政局議員,參與中英會談,又推行博雅教育的他,將來或撰寫回憶錄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師生眼中的陳校長

【明報專訊】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梁旭明﹕確立嶺大博雅品牌
「他是首個在港引入博雅教育的人,且確立嶺大『博雅品牌』,多年來帶領嶺南升格為大學,提升教學、研究取得的成就顯著,理應獲得肯定。」
   

Lisa, Prof. Chan always remind us, LU is 正名,not kind of 升格 ar, as we are already 好有格...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陳坤耀的……

【明報專訊】甜——「學生和老師令我感到最甜,學生對我很好,見到我會微笑,老師努力建立博雅教育及做研究。每天早上8時與學生吃早餐是動力,不是壓力,至少可以跟學生聊聊。」
酸——「至今仍有中學校長及老師跟同學說不要選嶺南大學,只能當是『水泡』,為何他們仍有偏見?還有人問我,嶺大學生是否有人聘請,這是香港人的悲哀,這是個創意年代,讀什麼跟從事什麼工作沒有關係,出去工作最重要有通才能力!」
苦——「我工作12年來沒有放過一天假,甚至是病假,我每天工作不是『7-11』(朝7晚11),是『7-2』,凌晨2點才睡。」
辣——「我一直很用心與每個持份者交手,如教資會和教統局都很難對付,往往挑戰甚至挑釁我們,不太看好博雅教育。我本身不太喜歡大學的名銜,但在香港,不做大學,會被人『蝦』。」

0 Comments:

發佈留言

<< Home